Monday, January 30, 2017

【聽歌 Picks】Camera Obscura - 由情感抽離走到悲情主義 /懷念 Carey Lander


聽 Camera Obscura,是因為在中學時期聽 Belle And Sebastian(我又遲些才分享,因為佢哋太多嘢要 Share),都是來自蘇格蘭,都是 Indie Pop,也因為 MCB 音樂離誌,也因為 Monitor Records,中學階段 - 2003 年,以看 MCB 為樂,不知何解看著袁老總和一眾作者們用文字去形容歌曲如何好聽、如何有 Feel 是一件多麼痛快的事。也因為這樣,看到了 Monitor Records 介紹 Camera Obscura 的《Underachievers Please Try Harder》專輯,看到了兩個書生型女生作專輯封面,介紹中又提到「羞澀的歌聲」、「清新輕快曲風」,就買了我第一張 CO 的專輯了。


《Underachievers Please Try Harder》是樂隊的第二張專輯,也是首次 Camera Obscura 最齊人的一張專輯(Carey Lander 正式加入),專輯一開始就是清脆的結他聲 - 我好衰,我次次憑第一首歌聽頭十零秒去判斷自己有沒有「買錯碟」,但第一首《Suspended from Class》已沒令我失望,主音 Tracyanne Campbell 那種抽離感濃烈的聲線,唱出一首要 "Friend-Zone" 男生的歌,最有趣是要故作「無知」,說自己「沒資格上課了」,那種 Sarcastic 真是令人心痛(笑)

“I can be a friend to youI won't pretend
I'm not interested in breaking your heart
It's not love, no it's nothing like that”

“I should be suspended from class
I don't know my elbow from my ass
I should be suspended from class”


專輯每一首歌都由 Tracyanne Campbell 作詞和編曲,之後的歌曲如《Keep In Clean》、《Teenager》、《Before You Cry》都是訴說了被情感所傷的事,加上尤其 John Henderson 的平淡聲線,令人感到唱者對情感的麻木和無奈。到尾二一首《Knee Deep at the NPL》感覺很奇妙,給我的感覺是唯一一首最淒美的歌,歌詞每句都令我有畫面:

“You could offer me a penny for my thoughts
They're not worth a damn, they're not worth a lot
I've been getting loose with my tongue and free with my hands
How can I expect you to understand who I am?"


而整張專輯的 Ballad,就是最尾一首《Lunar Sea》“For the Lunar sea see the river moon and you've got it. Match the finest words to the greatest tune and you bought it”,真如在月影下的海洋上看星一般。

其後買回首張大碟《Biggest Bluest Hi-Fi》,聽得出那種處女作的青嫩感,不過,真的不得不佩服 Trancyanne 的情感表達,可以說是羞澀味,但我更覺是用抽離感去加強了那種幽怨。《Eighties Fan》是大碟中最最最正的一首歌,也可以在 MV 中見到還未加入樂隊的 Carey 呢,Tracyanne 也很年輕和...瘦~

還有不得不提的,首兩張專輯,CO 都找來了 Belle And Sebastian 的主腦 Stuart Murdoch 監製,所以整個感覺都很「女版 B&S」:


兩專輯這後,Camera Obscura 來了一個大改變,這個改變我認為影響了整隊樂隊之後的方向,那就是在 2003 年 John Henderson 離隊,一直覺得雖然 CO 的歌都是 Tracyanne 作,但 John 的影響力一定不少,在 2006 年 Pitchfork 一個訪問中,記者單刀直入問有關 John 離隊的細節和原因時,Tracyanne 直接了當說:「我不會多談。」記者再問會否影響樂隊的創作?Tracyanne 則說:「他(John)要寫自己的歌,他是個有能之士也是個很好的作詞人,樂隊最後的選擇可視作問題也可視作可克服的關口,而我們也克服到了。」是否有些不歡而散的味道?到現在樂隊也沒有對這事說過一句。但看到的是,CO 第三張專輯《Let's Get Out of This Country》風格沒有了那抽離感,編曲和音質層次多了,Tracyanne 唱出來的聲線也沒有之前的平淡,感情色彩濃厚了不少。同名歌曲也是一首為新世代人迷失在社會之中的納喊、不如一起放下一切出走:

“Let's hit the road dear friend of mine
Wave goodbye to our thankless jobs
Drive for miles and never turn off”

“Everyone else thinks it's the bee's knees
What does the city have to offer me?
I just can't see”


整張專輯都讓我覺得很熱鬧、很「厚」之感,而有回舊 CO 那淡淡然感覺的歌,就是《Country Mile》了,靜靜的,也有回那抽離感,歌詞更是令人痛心的:

“I wish you could be here with me
I would show you off like a trophy
The road it winds, it twists, it turns, now my stomach burns

Once again I'll be the foolish one
Thinking a blink of these lashes would make you come...”

加上一句 “I don't believe in true love anyway”,當時聽沒怎麼樣,人大了,就明白了那種愁緒,最後一句 “I Feel Lost” 就年紀多大都適用自己身上...但不知為何,歌詞都是 Sad 的,Tracyanne 的歌聲總讓我感到很療癒...


其後的 3 年時光, CO 簽了英國著名獨立唱片廠牌 4AD,也推出了樂隊第 4 張專輯《My Maudlin Career》,故名思義,又是悲情主義,更可以說是 Tracyanne 的「分手發洩歌集」,《French Navy》、《The Sweetest Thing》、《You Told A Lie》都在訴說一個 Hopeless Romantic 的故事,對感情的糾結,更在《James》一曲繪形繪聲的向一個傷害過自己的男生「說不」,更非常 Sarcastic:

“And James, he came to the door
Wanting to know for sure
Why love gets up and goes
I'm sorry but it had no place to grow
Oh, James, my love for you is stronger, don't you know?

I'd like to celebrate you, dear
All in all it's been a pretty good year
I looked deep within myself

I got scared by just how hard I fell
Oh, James, you broke me, I thought I knew you well”


當然不得不提專輯同名歌《My Maudlin Career》了,雖然歌裡最後不停唱 “This maudlin career has come to an end. I don't want to be sad again”,但根本是全張專輯最 Sad 的一首歌,或者是一個前後對比,感情濃烈和感情淡卻的對比

“You kissed me on the forehead,
now this kiss is giving me a concussion
We were love at first sight,
now it's crush, it's crushing”

而聽得最深刻的一句,也經常令自己對感情反省的一句

“Your pain's gigantic but it's not as big as your ego”

很多人在所謂的談戀愛時,都以自己為中心,其實最愛的都是自己...


4 張專輯過後,加上多次的巡迴演出 - 雖然最近都是到星加坡,香港沒份 - 我相信 CO 能更上一層樓,誰知卻是最 Sad 的開始...


就在 2011 年,CO 正要製作第 5 張專輯時,Carey Lander 證實患上骨癌,這個消息讓樂隊和樂迷感到震驚,對 Tracyanne 來說更是一個大打擊,這些年來,Carey 絕對是 CO 的重心、Tracyanne 的摯友。當時 Carey 奮力抗癌,更反過來鼓勵 Tracyanne 完成新歌,兩年後 - 2013 年,《Desire Lines》就正式推出了,但之後一切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Tracyanne 在 The Guardians 的文章懷念 Carey 時寫道:「2015 年夏天,Carey 和我、我伴侶及我兒子去渡假時,發現了骨癌復發,一切都惡化得很快,Carey 也知道自己快要死了。」Carey 在 Justgiving.com 為英國的 Sarcoma 癌病機構籌款 10 萬英鎊,為提升大家對癌病及患癌兒童的關注,Carey 在完成了這最後志願後,也在 2015 年 10 月去世。

Tracyanne 說「她不能想像不能再見到 Carey 的日子」,而我也在想,Camera Obscura 還能不能重新上路?到現在還未有他們製作新專輯的消息,我還可以聽到 CO 的音樂嗎?

Friday, January 20, 2017

【宋文觀後感】《思﹒裂》- 痛苦才是潛能的根源



「只有受過痛苦和創傷,才會激發到人類真正的潛能。她們沒受過苦,還未醒來。」
- The Beast《Split》

(*有劇透)

上星期五去看了《Split》(《思﹒裂》),其實是第二次看了,所以今次可以細嚼其對白、故事想帶出的 Message。一直以來,我們的腦袋、思維、意志都是科學研究的主要題材,也一直是最多謎團的題材。


《Split》是 M. Night Shyamalan 的最新作品,對他熟悉的話,一定會看過《Sixth Sense》、《Lady In The Water》、《Signs》、《Unbreakable》等等,今次 M.Night 就是要在人類思維中探索,找來了蘇格蘭實力派男星 James McAvoy 演一名有 23 個分裂人格的精神病患,但這角色和香港電影《一念無明》中講述「精神病」的方法有點不同(都是同日看的,遲些分享),《一念無明》說的是在壓力中形成的抑鬱、Bipolar;《Split》中想講則是童年或年輕時受過心理/身理創傷後,主角 Kevin 發展出不同的人格,這種精神分裂有點「我思故我在」之感,或學術一點的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內部溝通,或進行內部會議,電影中正是如此,不同的人格就如坐在了一間房,當他們見到了「光」,便可以控制主體(即那個人本身)的行為和思考模式,《Split》將之推往極致,其實也是有過研究的,就是不同的人格 Dominate 了主體後,不只是性格上、思維方式的不同,就連體格和身體狀況也會有不同,只有 9 歲的 Hedwig 主導時,他的力量也就只是一個小孩子擁有的;Jade 主導時,她卻是唯一一個患有糖尿的;而當最後變成了那個「Beast」時,連最堅硬的鐵欄也可以徒手拗彎、子彈也不會穿進身體。大家可能覺得這是驚慄片,但對我而言,這是一套讓大眾明白、理解 The Power of Our Minds 的電影。


片中表達了最厲害的觀點是 Denis 和 Patricia 人格所相信的:「意志」有著無窮的力量。而開始時 Denis 和 Patricia 是受其餘 21 個人格封閉的,卻之後反過來成為了主導迎接第 24 個人格的到來 - The Beast,那時候,他的體能推至極限,做出了能人所不能的事。在現實中也是常常有事件發生,如媽媽為了救女兒,可以抬起一架車... 電影中 The Beast 要吃下女孩,認為她們沒有受過苦,是擁有「不潔的心」,Beast 說「只有受過痛苦和創傷,才會激發到人類真正的潛能。她們沒受過苦,還未醒來。」當看到了 Casey(Anya Taylor-Joy 飾)身上的傷痕,知道了她小時候(甚至到這一刻)都受到 Sexual Abuse,就說「妳和她們不同,妳有純潔的心,歡欣啊!」因為 Beast 的本我 Kevin 也是個童年受到傷害的人。當然有人會覺得誇張了,但個人認為 Message 就是,溫室中長大的孩子,沒有激發過他們的潛能,也不明白意志為何物時,遇到的傷害可能會更多、更大。其實電影中由開首就一直用 Casey 來說明這一點,她一直是最冷靜、最有耐性的一個,感覺她是有經驗外,也因為她有著那個被人傷害過的「純潔的心」,不懂得或不想去如另外兩個女孩般「用謊話」、「偷襲」等方法去脫身。Casey 反而好像和幾個人格漸漸一種奇怪的 Connection,尤其和 Hedwig 建立了「姊弟」/「情侶」關係。那是否代表了純潔的心就一定要受到傷害?我覺得,是在諷刺人性吧。也可以這樣看,那種傷害不一定是要受到 Abuse,而是代表挫折、傷痛之後,再次站起來的力量。


另外我最喜歡的是由 Betty Buckley 飾演的 Dr. Karen Fletcher,我認為科學家/專家/學者 - 不論是研究哪一門學系也好,只有兩種,一種是因為懂得了科學理論、學識,卻版這一些 Formula 所束搏了,否定更多的未知;另一種,就是因為研究過科學理論,對比過 Case Studies,而知道世界的未知是 Beyond Expactations,即所講的 Embrace The Unknown,因為他們知道,所謂科學,也不過是由有限的人類所塑造出來,真正的未知,是自然的力量,Dr.Fletcher 算是後者,雖然她最後還是犯了錯,因為她不夠相信 Denis 所說的 Beast 人格,「我太遲才和你談了 Denis,我犯了錯。」不過對與錯也沒關係,那一隻 Beast 己經超脫了人類認知的層面。


James McAvoy 在片中可以說是用了十成力走演,沒有任何獎項提名的話絕對是一個大大的失望?Anya Taylor-Joy 在電影中演出一位深沉的女孩,這不是易事來的,你看另兩位女生就知(對不起,另兩位女生個人認為真的演得很爛),在最後一場戲中也令我聯想起《Aliens》中的 Ripley,很有型。


M. Night 拍出了我認為是繼《Signs》後最好的作品,後段是有一點點拖,鏡頭的轉接我認為不夠爽,但這也算是 M.Night 的風格,其中一個人格 Patricia 我有感是向 Stephen King 小說《Misery》中的 Annie 一角致敬;



而在最後一鏡,《Unbreakable》中的 David Dunn(Bruce Willis 飾)出場,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甚至覺得會不會變了 Marvel 超級英雄電影,但大家只要找回原版的《Unbreakbale》的劇本來看的話,就會知道 M. Night 原是想在這 2000 年的電影中有三個主角,David Dunn 的 Unbreakable、Elijah 的 Glass Man 和 Kevin 的 DID 病人,但最後因篇幅問題,未能盡覽其中,但 N. Night 看來沒有忘記 Kevin 的故事,17 年後終於放到上銀幕了。現在最令我著迷的問題是,M. Night 讓 Dunn 在《Split》中出現,是只是亮亮相,還是要將故事繼續落去呢?Casey 在最後有 Uncle 來接她走,但 Uncle 樣未見到,也未知 Casey 會告發他還是跟他走。觀乎 M. Night 一直以來的故事都是 Stand Alone 的沒有續集,這會不會是破例呢?Kevin 大戰 Dunn 又會不會是新作的故事呢?


Wednesday, January 18, 2017

【打機打上腦】《The Witcher 3》幕後功臣介紹 - Denise Gough 為 Yennefer 注入女性主導神髓


沒錯,又是講 The Witcher,也是和我最喜愛的角色 Yennefer 有關,就是在遊戲中為 Yennefer 配音的愛爾蘭女演員 Denise Gough。(The Witcher 中的角色樣貌全為原創,所以聲線變得更為重要)

Denise 是一位舞台劇/戲劇(Stage)演員,16 歲走到倫敦,沒錢沒工作,靠的是一次試鏡,終於 2003 年在 Academy of Live and Recorded Arts 全獎學金資助下畢業,但不是之後便一帆風順,雖然參與過不少 BBC One 的電視製作如《Waking the Dead》(2009 年)、《Messiah V: The Rapture》(2008 年)但都是一些零碎的角色。舞台劇則有《The Painter》(2011  年由 Rebecca Lenkiewicz 編著)、2012 年又憑在 Eugene O'Neill 的舞台劇《Desire Under the Elms》獲提名 Milton Shulman Award  的最佳新晉演員。但之後就進入了低潮...

老實說,2015 年 CD Projekt RED 請了她來為《The Witcher 3: Wild Hunt》的 Yennefer of Vengerberg 一角配音,這份工作對 Denise 來說是糊口多於一切,因為 2015 年她多場試鏡都沒有回音,她在 The Stage 中的訪問時說自己是進入了「西伯利亞時期」,當演員的前途未卜。在網上也一直找不到她任何關於 Denise 對 Yennefer 一角或《The Witcher 3》的訪問或感受,看來,她不是很想人著墨她這一個時期?但無論如何,她絕對為遊戲帶來了很強烈的色彩。

大家先聽聽遊戲中 Yennefer 的聲線:


這是 Denise 為另一個遊戲《Divinity Dragon Commander》的錄音片段


再聽一下 Denise 接受訪問時的聲線:


但人生總是在最奇特的時候推你一把,Denise 沒有放棄她的理想,而在去年舉行、英國著名國際公認的舞台劇藝術大獎 - 相當於百老匯的 Tony Awards -  2016 羅蘭士 · 奧利花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中,36 歲的 Denise 憑在 Duncan Macmillan 的舞台劇People, Places and Things》演出,擊敗 Nicole Kidman、Gemma Arterton、Janet McTeer 等得到了最佳女主角。(我一早就在找 Denise 的資料了,但一直不多,直至她拿了 Olivier 獎,才有 Wiki 頁...)


這個舞台劇在 2015 年 9 月在 Royal National Theatre 公演,現在不知還有沒有得看了,先看看這個預覽片吧。


Denise Gough 形象和 Yennefer 完全不同,但其實個性、說話的風格,都和 Yen 非常相似:強勢、有主見、有在發號施令的感覺,她也是女權主義的支持者,爭取演藝界平等 - 不只是薪酬,還有參演創作女性的數目和表達意見等,i-D Vice 雜誌也選她為爭取女權的代表人物;在奪得 Critics' Circle 最佳女角的訪問中,她也很主動地說要爭取女性在演藝界有更高的代表性,而在下面那訪問片段中,說到在台上演出的感覺時,更毫不掩飾說:「只不過是別人說到很難罷了,怎會難?這是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做的事,我們當演員的一直都在演戲,只是在等待自己發揮得最好的劇本和作品,而剛好這次輪到我,所以當聽到人說這樣很難那樣很痛苦,我只覺得好笑,我在台上表演不會覺難,只感到喜悅!我們和運動員一樣,只是要保持身體健康就好,所謂的訓練我們天天都在做啊。」


可能有人覺得她囂張,但我覺得她只是在說出事實,有些人就是擁有那份天賦,別將「努力不懈」和「痛苦」掛勾,才會得到成功。

《The Witcher 3: Wild Hunt》的「Blood and Wine」主線最後一幕,Yennefer 會來到和 Geralt 一起住,那一段對話很正,是真正演開 Stage 的人才可以每個 Vowel、Consonants 都說得清清楚楚,讓我沉醉在那把聲音之中。不知為何,Denise 說話時那份抑揚頓挫令我很著迷,配到 Yennefer 的形象上,那種女性可以主導、有獨立思考的風格,很吸引,也很令我心動!可能是我的戀姊情意結?(笑)


當然,除了 Denise Gough,為主角 Geralt 配音的 Doug Cockle、為 Ciri 配音的 Jo Wyatt、為 Keira 配音的 Katie McGuinness(也是舞台劇演員)、為 Triss Meriglod 配音的 Jaimi Barbakoff  等等,都令這個遊戲生色不少,真的,聽他們為角色的配音,就像在看舞台劇一樣!


P. S. 對於這個 Game,我真的一秒不能停下來說它有幾吸引幾好玩幾多元性,以下這圖完美表達我的感受...


OH BOY!

(圖片來源:互聯網)

Monday, January 16, 2017

【聽歌 Picks】夢之搖拽 - 加拿大 Dream Pop 組合 Memoryhouse


已經不記得何時認識這隊 Band 了,應該又是在 YouTube 上亂 Click 聽回來吧。

第一次聽他們的歌是《The Kids Were Wrong》,收錄在 2012 年首張專輯《The Slideshow Effect》中當時樂隊仍在 Sub Pop 這間唱片廠牌(都是華納旗下的,Still Corners 和 Beach House 也屬此廠牌)。這隊加拿大二人組合有女主音/Syntheizer 的 Denise Nouvion 和結他手/鋼琴/編曲的 Evan Abeele,也不時在現場演出加上低音結他手 Adrian Vieni 和鼓手 Daniel Gray。


在 2010 年一個訪問中,19 歲的 Denise 說她其實一開始是喜歡攝影的,會到一些 Live Gigs 中拍樂隊、Live 的照片,之後朋友介紹了 Evan 讓她認識,知道 Evan 是個熱愛音樂、受過古典音樂訓練、同時又在加拿大音樂圈的活躍份子,就這樣成為了樂隊成立的開端。


「Evan 一直在煩我。」Denise 笑說,因為 Evan 一直希望 Denise 可以為他錄一首歌(是想追她吧?XD),她說「我平時只是在哼一些調子,Evan 就要我唱了」,兩人錄了第一首作品《To The Lighthouse》,放上了他們的 MySpace 網頁,「我沒有想過會成為樂隊的主音,大家也應該聽得出我很害怕、有點害羞。」


Denise 升上多倫多大學,讀英文及電影,樂隊也正式定名為 Memoryhouse,Denise 說:「因為 Evan 在大學是讀古典樂編曲的,他很喜歡作曲家 Max Richter 的專輯《Memoryhouse》,用這個名字是一個致敬吧。」其後 EP《The Years》就推出了。


2012 年的《The Slideshow Effect》共 10 首歌曲,是那種 Dream Pop 風格,Memoryhouse 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是 Denise 那把羞澀中又帶一點抽離的聲線,外國有人拿他們和 Dream Pop 標誌性組合 Beach House 的音樂相比(樂隊名也有 House 呢),老實說 Beach House 一直未能 Click 中我,但對 Memoryhouse 的感覺是,曲風更活潑一點,Denise 的聲線也更令我著迷,每次聽,都好像感覺得到陽光照在皮膚上,又或是聽到海聲,又或是和身旁的女孩坐在湖邊看著風景的變化...從詞中又常常都會見到形容大自然,或是很悠閒的感覺:

《To The Lighthouse》
“Islands, cobwebs forming
Coalesce through the vapor
Some strange trembling gas
In sleep, I dream of houses in the sky”
《Heirloom》
“Between a state where years collide
And we can just lie still, waiting for the day to spill"

《Walk With Me》
“I rest my head on your shoulder
And dreamt we were gone, but our names remained
Felt the pulse of the water
And left behind all my old ways”


之後在 YouTube 看過不少他們的現場演出,有 Live Show 的也有為訪問而演出的。我也一直在期待他們會來到香港,一直都落空,有一刻更以為兩人已經沒有再玩音樂了,變了打工仔(笑)。幸好,苦等 4 年沒有白費,2016 年 2 月推出了脫離 Sub Pop 後首張自資專輯《Soft Hate》,沒有了廠牌的支持,樣樣事他們都要親力親為,但自由度當然更大,《Dream Shake》和《Arizona》的 MV 找來朋友 Samantha Cardow 幫忙,粗糙感、實驗感很強,但看得到拍出了 Memoryhouse 想要的氣氛,MV 內全以 Denise 主導,但歌曲比首張專輯來得更有節奏,Evan 編曲的成熟感也大大提高了,Bass 和 Synth 的運用也更多,聽得我不亦樂乎!還有就是,Denise 真的是亭亭玉立了,很靚女!



其後的《Sarah》MV 更帶著點點暗黑味,這可以說是我第一次見 Memoryhouese 這樣去玩。


我當然是二話不說立即訂了他們的《Soft Hate》特別版 Cassette 帶專輯了,連網上下載 Code,不過買不到其後推出的 CD 和 Vinyl,也不要緊了,兩個月後寄來的專輯,有著 Denise 親手影的照片,照片後面也見到 Denise 逐張逐張的親筆簽名,我真是感動得不得了!

真的希望他們可以來一次香港,現場聽一次 Denise 唱《To The Lighthouse》,這是我 2017 年的願望啊!



小小八掛:
其實 Denise 和 Evan 是對情侶(應該一開始就是了),兩人都很可愛,Denise 很愛大自然很愛樹,Evan 很喜歡打機和做運動,兩人又養了兩隻兔子,可以上他們的 Instagram follow 他們(Denise ig: @denisenouvion,Evan ig: @evanabeele)雖然我不知他們是做甚麼,但感覺兩人在加拿大的生活很寫意似的(我知條毛咩),Denise 也很鍾愛這一種風格的照片(連結是到 Denise 的個人網頁的)。最近還好像是要結婚呢。


(怎也要 Post 這一張相,Denise 真的很漂亮啊啊啊啊~~~~)


Friday, January 13, 2017

【聽歌 Picks】2017 年最值得期待的女歌手 - 粗眉女生 Fleurie


又是在網上 Click 下 Click 下就聽到好啱口味的一位女歌手 - Fleurie。(ig: @fleuriemusic)

Fleurie 在 Canton, Michigan 出生,現在 24 歲,她在 17 歲時以原名 Lauren Strahm 推出過專輯《Fly》,同時為不同的電視劇、電視電影做配樂。Fleurie 在訪問中說過想找一個兩個音節的法國字做藝名,最後用了 Fleurie - 有花朶盛放之意。


現在專注於音樂孕育地 Nashville 發展的 Fleurie,2013 年 10 月推出了 EP《Fear & Farble》,老實我都未聽過,第一首吸引我的歌是《Still Your Girl》,看到了一頭長長黑髮、粗眉綠眼睛的女孩(我會不厭其煩的說,真是我杯茶來。#得喇好煩),MV 中用沙漠作背景,令我又聯想起瑞典的 iamamiwhoami(小弟遲些也會詳細介紹一下她),便理所當然的看下去聽下去,嘩,不得了,Fleurie 的歌曲令我著迷程度好比當年聽到加拿大女歌手 Sarah McLachlan 時一般!


好喜歡《Still Your Girl》MV 中的感覺,Fleurie 用上三菱鏡一刻,很夢幻呢。歌的最後一句 “I think that we could be, Makers of history, Kids with a destiny in this world I swear I'm still your girl”
好明顯,又是一個想有好結果但沒有好結果的愛情...(?)


之後知道了是收錄在最新 EP《Arrows EP》內的,當然是買啦!5 首歌,首首都好聽,自己最 Like 是《Wildwood》和《Sparks》,Fleurie 的聲線真的很牽動到我。Fleurie 原來早在 Instagram 中許下了承諾,將自己監製的《Arrows》EP 內 5 首歌都要拍攝 MV,除了《Still Your Girl》,第二隻推出的就是《Sparks》了,用了小小愛情故事來作 MV 設定,“Sparks for the first time. Your eyes as pure as the night sky”,又是令人融化的歌詞,可能你甚至會覺得 MV 好老土,但,聽 Pop Songs 就是要這樣吧?


Fleurie 有潛質的地方,是除了那把 Nostalgic 聲線、Multi-instrumental 外,就是作品沒有限了一個 Genre,歌曲中除了鋼琴和結他,也放進不少 Synth 的節拍,讓歌曲多了一份層次感,《Arrows EP》中也有一首實驗性強的《Hope Where Have You Gone?》,8 分鐘,Fleurie 一句一句慢慢唱出來,背景像是有海聲,又加上了 Autotune(?)/Vocoder(?)在她歌聲中,很迷幻的感覺。當然,現場演出時就會以琴作主導,我知這種歌手一年不知有數百個湧現,但 Fleurie 給我一種非池中物之感。

首張以 Fleurie 名義的專輯《Love And War》在 2016 年 9 月推出,未買,但聽了幾首如《Breathe》、《Soldier》等等,感覺沒有《Arrows EP》中那麼有節拍,但絕對是走入大眾的專輯。2017 年剛開始,希望更多人會留意 Fleurie,也希望她有更多好的歌曲推出!


又一句:來香港啦來香港啦來香港啦來香港啦來香港啦!(又發夢了)

Tuesday, January 10, 2017

【聽歌 Picks】再見 Chairlift - 十二年的奇幻蛻變


美國紐約 Brooklyn Synthpop 組合 Chairlift,在剛過的 12 月時在專頁宣佈 2017 年 4 月舉行最後一次美國巡迴演出後,這隊於 2005 年由前成員 Aaron Pfenning、Caroline Polachek 和 Patrick Wimberly 組成的樂隊便會正式解散...(好嘢我一次佢哋現場都冇睇過!)

想不到推出了三張專輯後就要劃上句號,可以說,Chairlift 是近 10 年來最多變的樂隊,這些年看著 Caroline 由一位氣質女主音,變成了玩味極重的 Visual/Contemporary Artist 一般的唱作歌手。自己還記得認識 Chairlift 是因為在找 Au Revior Simone 的音樂時,在 Similar Artists 中一欄看到他們的專輯《Does You Inspire You》(2008 年),又知道了 Apple Inc. 用了一曲《Bruises》作廣告歌曲,個人最喜歡《Planet Health》可以說是最有諷刺意味,講一個如烏托邦的大自然世界:
“I visited the food pyramid
in the desert of vitamins
I found a desired heart rate”

最正一句
“I was trained in diversity,
in the garden of puberty...
our intercourse was well protected,
we made love with each others' eyes”

看似一個純潔完美的極樂地方,但其實維持這個純潔之地有著黑暗背後:
“Then i found out where you're sent
when you're sick and sad and old
they kick you off of planet health
into a universe of cold”

這正正就是現實的寫照啊。


前成員 Aaron Pfenning 在首張專輯中除了是編及作曲外,也是主音之一,他在《Don't Give A Damn》中和 Caroline 合唱,女的唱 “For 6 years I waited Angry and frustrated, I don't give a damn anymore”,男的回一句 “My look's never good, But I did what I could, I don't give a damn anymore”(道了宅男之心境啊),似是形容男女的雙方對感情看法的不同,也是角力 “Your rope's getting tighter. My standards are higher”,最後只有以 “I'll saddle up soon and be gone.”


《Does You Inspire You》是三人合力創製的,但感覺 Aaron 的主導性很強,2010 年他離隊後(說是個人發展,但也有指因時和 Caroline 分手,嘻我又八掛了),Chairlift 的音樂沒有再如《Does You Inspire You》中的 Lo-Fi 味和沉重感,相反是看到 Caroline 將在紐約音樂/文藝圈吸收到的元素,在二人行 Chairlift 中的歌曲及 MV 表達了出來。


2012 年,Chairlift 為 Dream Pop/Contemporary Pop 帶來更多衝擊,《Something》的專輯封面已經很 Comtemp Art 之感,再來主打歌《Amanaemonesia》,這個字是他們自創的,將 “Amnesia”(失憶)和在 New Age 界中一詞 “Amanae” - 意即集中以感情極濃的方式表達訊息 - 結合一起。


歌中唱 “You lost your focus, but I got a plan for it With a secret ingredient”,“Is it amnesia? Amanaemonesia. Mistaken for magic?” 歌的節拍強勁、純意識的感覺,MV 中更是 Caroline 的獨腳戲,非常 Surrealistic,一人穿上淺綠緊身衣,跳出看似有 Pattern 又有似是 Spontaneous 的舞步,件事好像一個儀式,很意識流,舞步都是 Caroline 自己排的,她在 AnOther 的訪問中說她父親很喜歡芭蕾,給她看過 Maurice Bejart 演出的《Bolero》,從而得到啟發。再唱出 "There's a system of symbols that no one will vouch for, Everyone uses and no one believe”,這是在說符號學嗎?是指星座學?「人人會講會用但沒人相信」。



但說到 Chairlift 最經典、也暫時最代表作的作品,一定要數到 2012 年《Met Before》,其 MV 是很好玩的,對,真是可以玩,他們弄了個「Interactive Music Video」,場景與場景之間有左右箭咀選擇劇情,好厲害,大家可以到 Interlude 玩一玩。十幾種發展和 10 個不同的結局,一邊聽歌一邊看一個自己意想不到的故事。

CHAIRLIFT : 'Met Before' Case Study from m ss ng p eces on Vimeo.

Chairlift 和不同的音樂人如 Au Revoir SimoneAcrylics、Tei ShiGlasser 等等都是紐約 Live Show 的活躍份子,也和過他們合作不少作品,有客串過也有弄過 Remix。Caroline 也將自己對日本文化興趣放到了曲中,同是收錄於《Something》的《I Belong In Your Arms》,Chairlift 就有個日文版,MV 也特別拍得像 80 年代日本卡拉 OK Video 一般呢。(最後用頭髮上的金色 Layer 來作「面具」,邊個夠佢玩?)



到 2016 年初,Chairlift 的第三張專輯《Moth》告面世,Caroline 說這是一張在紐約生活一點一滴的作品,玩味也更濃,在 Visual 上的著墨更多,又用上在紐約很少見到的飛蛾作專輯封面,比喻樂隊堅毅中帶著脆弱的本質。一首《Romeo》,詞中用了希臘神話 Atalanta 和 Hippomenes 鬥跑的故事:

“On your marks
Get set!

Step up, lover
Big talker, take a number
I've got all day
To wipe the smile off your face
If I win, you're done with
But if you win, you win my heart
Isn't that what you want…” 

MV 則大玩寨城風、王家衛風,Patrick 身上的那件 Souvenir Jacket,真是吸引得不得了。當然那間在唐人街的精品店也是畫龍點睛啦。Chairlift 的樂風也更貼近 Art Punk 的感覺,也可以在現場演出看到 Caroline 的衣著 - 老實說我不太懂時裝,所以不知牌子,只覺得非常前衛。(是因為認識了 Contemporary Artist 丈夫 Ian Drennan 的關係嗎?笑)


其後的《Chi-Ching》,Caroline 那一身的誇張「監躉」橙色套裝,大跳又是她自己想的舞步,好有型!(不知怎的讓我想起了 Madonna 當年那首《Nothing Really Matters》)歌詞則是講述了 Caroline 自身的故事:(主要是因為兩人終可全盤主導專輯的製作)

“Nobody will help you 'til you go and help yourself
Take it and don't wait for it to come from someone else
I've got everything I need right here, between my hands
And there it is right in front of me...”

又玩了「數字密碼」,27-99-23,Caroline 說是 Prince 的《777-9311》所啟發,但有 Fans 說是 Bitcoin Locker 的密碼(在 MV 中出現了 BitCoin),又指 #279923 是顏色碼中美金的綠色,比喻了金錢。雖然是猜想,但是否代表了 Caroline 終於一吐烏氣,證明到了自己?


Anyway,Chairlift 最後一個 MV《Crying In Public》,在 Union Square 作背景,Caroline 說是對自己的感情事的回顧,指自己當時忽略了對方付出的真誠:

“Sorry I'm crying in public this way
I'm falling for you, I'm falling for you
I'm sorry I'm causing a scene on the train
I'm falling for you, I'm falling for you"


用最後一個「流淚」作主題的 MV 來和 Fans 告別,真是令人心酸呢,不過,其實 Chairlift 要折夥是可預期的事,Caroline 在 2014 年已用上別名 Ramona Lisa 推出《Arcadia》及《Dominic EP》,作為電音個人作品,《Arcadia》完全用自己的電腦來製作和錄音,有的在家裡有的在巡迴時住的酒店房、機場、自然環境...《Arcadia》得到不少好評。


Chairlift 將於四月舉行在美國的「Final Show」,之後 Patrick 會全職當唱片監製,Caroline 就會作個人發展,會用 Ramona Lisa 之名?還是以 Caroline 呢?大家悉目以待。再一句:再見 Chairlift!


(圖片:互聯網)

Monday, January 9, 2017

【宋文觀後感】《完美謊情》道出「真相使人際關係崩壞」?


意大利片《Perfetti Sconosciuti》(英:Perfect Strangers,中:完美謊情),用一個場景、一餐飯,道出了若人與人之間不作任何隱瞞、將真相和盤托出的話,即使是所謂的多年死黨、多年夫妻、甜蜜恩愛的新婚夫妻,只需要一則手機短訊,關係即可徹底地崩壞。(其實細心留意,將所謂真實的東西說出來時,中間也有不少掩飾)


在你身邊常常一起的朋友、伴侶,說給別人知時就話「我了解他/她」、「我知他/她在想甚麼、我明白他/她」,但其實都最後只不是自我感覺良好,選擇地相信眼前的人和事是真實罷了。

你會問:「你真真正正認識/了解你身邊的人嗎?」


不過也可以這樣去看,智能手機讓人類更快接觸到,又分享又剩,但同時出現所謂的私隱問題,身邊的人就以「他/她也要有私人空間」為由不會去要求手機的內容說如對方知,卻變成了秘密/罪孽的溫床,那究竟,秘密只不過是為了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虛偽?還是避免傷害、爭拗呢?

真話通常都難聽,所以人人都不想聽,但又要去嘗試越軌,因為只求一時之快感,正如 Elliot 在 Mr. Robot 中說:「我們都是懦夫,因為,不去假裝的話會很痛苦。」


P.S. Marco Giallini 飾的 Rocco 可以說是在戲中最少秘密的人,感覺像是智者,去分析當事提心態,但又最無辜,不過其實可以將此角塑成為最有謀的藏秘者,可能會令電影更庸俗?反而演心理醫生 Eva 的 Kasia Smutniak 成了「最邪惡」的一人(點解自己去睇啦),這就令我覺得驚喜/ Mind Blow 度減了點分。而且感覺未能完全帶出智能手機/科技為人類溝通上的破壞力。

Saturday, January 7, 2017

【打機打上腦系列】《The Witcher 3: Wild Hunt》遲來的玩後感


早前分享過《The Witcher 3》的預告片和配樂,現在說說自己玩《The Witcher 3: Wild Hunt》的過程和經歷。

在 2015 年 12 月才真正擁有 PlayStation 4,而起初,得罪說句,好怕玩 Fantasy 的遊戲,甚麼《Final Fantasy》、《Dark Souls》、《BloodBorne》,我都一直未有玩過,覺得所有內裡的人物、內容都非常不真實,覺得不會盡興,而當時《The Witcher 3》已推出了半年,我也是抱這個心態去看這遊戲,所以久久未買(現在後悔萬分!如果當時有買到 Collector’s Edition 的話,就不會看著現在 Amazon 買全新的要 5 千多港紙炒價了!),到有一次在 YouTube 亂 Click 看到一條 2013 年的 Game Trailer 叫《Cyberpunk 2077》,覺得非常非常有型,很 Blade Runner(即電影《2020》)。知道了是 CD Projekt RED 這間波蘭電玩公司開發的,那就自然知道了原來和《The Witcher》是同一間開發公司,就決定買來玩玩,看看這遊戲有多厲害。

現在於 Amazon 定價 5,350 港元的《The Witcher 3: Wild Hunt Collector's Edition》
老實說,由第一刻開始,已經被遊戲的 Narrative 吸引,「嘩,原來係講故仔架?」自己一直期望有一個電玩能令自己完全投入當中的世界,不只是 Gameplay 就算,這不是放工回家無聊玩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停的遊戲...行動的選擇多、角色可以拿的物件更多,而對話就更是多得不得了,說故事的時間多,我這些連打機都不想錯過當中一字一句的人,是會用相當多時候去看去理解每段對話的。上網看 Honest Trailer 講《The Wicher 3》,笑到傻之外,也同意所說的「想玩盡這款遊戲?要辭去工作或輟學」,因為版圖實在太大,不計那個 Royal Palance of Vizima,也有一共五個地域,而每一個地域也有百多個「問號」-即 Point to Discover,這些也只是 Free Roam 的時候去做的「任務」,還未計主線、副線任務、於不同村莊告示牌拿到的賞金獵人合約(Monster Hunt Contract)和尋寶地圖,要玩,確是需要三個月閉關才有機會完成。自己不想錯過這遊戲的每一個畫面,所以便先將遊戲放開一邊等有空閒時間才玩。

遊戲中有很多人物及對話都和 Andrzej Sapkowski 的 The Witcher 小說有關,不是說大家要看了小說才去玩,但因為遊戲說是小說的延續,看了小說後玩會有更深的體會和感情的投放。
到一次真的心血來潮和自己說的起心肝玩,先不理會那些 Gwent Card Game,完成所有的副線任務,就發現,嘩,為何副線任務可以比主線更有味道更好玩更有故事性的!在《Wild Hunt》 中的副任,都是圍繞著 Geralt 的朋友及愛人,如 Dandelion、Vesimir、Zolton、Roche、Keria、Triss 和 Yennefer(自己第一眼就喜歡上這位黑髮的 Sorceress,遲些會再和大家分享這位角色的創作過程),而正正是這些,角色間有著不同形式的對話/交流互動,有風趣有幽默,有些對話是真的令自己笑了出來;也正正是這些,令我投入去了 The Witcher 這個世界,和角色建立了一份感情,就如追看著最喜愛的連續劇一樣;也就是如此,打機打上腦了,不停的上 Forum 看人家的討論、攻略,再找回 Andrzej Sapkowski 的原著小說《Wiedźmin》(當然是中文版)來煲(剛看完第二本短篇,再再再在網上看人家玩的前作《The Witcher》及《The Witcher 2: Assassins of Kings》...(也下載了...已脫不了 Witcher 毒)

決定忠於原著小說的劇情,和 Yennefer 一起,這是其中一個任務,The Last Wish,也是其中一本 The Witcher 小說的名稱。
上腦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這套遊戲不只是著重過關拿成就,而是讓玩家沉浸在那個體驗、那個歐洲文化的氛圍之中,配樂和角色人物的衣著有心思不在話下,每一個地方的景色,都很有歐洲中世紀特色,整個遊戲有著 Salvic(東歐)文化和傳說故事免彩,充滿著雪地山脈的 Skellige 更是整個版圖中最美麗的地方;在遊戲中拿到不同的書藉、書信更是令我感讚嘆的事,試問那款電玩是會有不同書本讓玩家看?而那些書都真是有內容有故事的,愈看,你會開始佩服製作團隊投放的心血。
除了有不同結局,在每一刻的遊戲過程當中,都會因應不同對話、玩家的決定而令事件、任務得到不同的結果,玩家要留心每遍對話、每個 Dialogue 玩家都要認真思考,不只是打贏怪獸就行,很多時選擇不殺,得到的結果更有意義。


自己最後用上 82 小時的遊玩時間,終完成遊戲 Original 的主線及副線任務,Wild Hunt 及 White Frost 被擊敗,Ciri 成為了 Witcher,Geralt 和 Yennefer 一起,但 Nilfgaardian Empire 則輸了給 King Radivid(看,遊戲過程中的決定更會影響政治生態)...
Anyway,對我而言《The Witcher 3: Wild Hunt》是一個給喜歡看電影、喜歡看字看書、喜歡看文化的人玩的遊戲。而我也敢說,這是十年來最好最好的電玩,也希望《Cyberpunk 2077》會更進一步俘擄我的心。

Friday, January 6, 2017

【宋文觀後感】《Arrival》說的不是科幻而是了解生命的意義


 “If you could see your whole life laid out in front of you, would you change things?” 

Dr. Louise Banks


(有少量劇透,但其實電影是改編小說,小說一樣值得看)

這是一套會讓我感動的哭出來的科幻片。

由一開始知道這套電影改編自 Ted Chiang 小說《Story of Your Life》時,已經非常興奮,因為終於,終於都可以看到一套講關於 Communication、Linguistics、Languages 的科幻電影。小說中探求的是語言、哲學和最有爭議性的語言理論:Sapir–Whorf hypothesis - 即「語言相對論」,這項學說認為,人類的思考模式受到其使用語言的影響,因而對同一事物時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套理論是有值得爭論的,但我自己的感覺是蠻同意這說法,大家看看東方人和西方人的社會己可見痕跡,甚至只是方言的不同,群體的習慣與生存之道已經大大不同。若不去看科學數據等等 Rigid 的規範,純以溝通這一門學問去想,這個理論是有其立足之處的。

回正題,《Arrival》找 Amy Adams 當主角已令我一定要入場,她演的語言專家 Louise 在早段用「戰爭」的梵語真正意思來表現自己更勝任翻譯外星語言這一幕實在令我這個讀語言的毒男感到痛快。(那 "Gavisti" 是指要多些牛?還是多些資源?自己理解吧)

《Arrival》也是一套教大家何謂「了解」、「理解」(Understanding)的電影,不只是了解外星人的來意、文字語言,更是了解自己的生命意義和人生,所以小說會叫《Story of Your Life》(Arrival 很明顯是要做到荷李活片風格而改的),Louise 透過了這次的「第三類接觸」,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不劇透,她如何明白?自己去看)。中間很多的插敍劇情,導演 Denis Villeneuve 好像是要令觀眾看得有點一頭霧水,但劇情沒來得亂,我反而想繼續追看下去究竟發生了甚麼時,也同樣地讓人明白到時間是非線性,根本,時間從來不只是 1-12 的數字。


故事也希望人類遇到這一類事件時,不是去拿槍去解決(成套戲得一至兩個鏡頭有槍出現),而是不分階級權力,去團結在一起,很理想?我的確覺得世界應該係咁。這也是一套很 Real Life 感的電影,當外星人來到時,主角一樣要回家,一樣要和家人通電話,卻沒有甚麼爆炸逃難場面,非常正確,很真實的節奏描寫。想入場看讓子彈飛的科幻對立決鬥場面?別想太多。故事也是以語言文字為主的,所以數學科學,和 Jeremy Renner 一樣,成為了大配角...


Amy Adams 則演活了一位有智慧有學識、理性又冷靜的女性,其中一幕 Louise 對軍方及高官說,「我們和他們以簡單詞語、句子溝通發問問題,目的是要互相了解,得到雙贏,而不是像俄羅斯、中國般去和外星人下棋,令到雙方處於勝方和敗方的關係。」這裡讓觀眾也反思一下,現今的人類社會,不也是要大家處於勝方和敗方的關係嗎?人與人之間,有足夠的了解嗎?所以說這是一套給人類反思的電影,想入場看讓子彈飛的人獸對立決鬥場面?別想太多了。這也是一套真實感很強的電影,當知道外星人來到時,不會聽到尖叫聲,主角也只是駕車回家,和家人通電話,這是真實的、正確的節奏描寫。


當然也有人會覺得這片同樣大美國主義,覺得美國能主導一切事情,但這始終是一本上世紀 90 年代末出版的小說,劇情未跟上現今時勢是在所難免;編劇叫有點嘲諷意味,表達軍隊看到未知的事情時只用肌肉去思考;但略嫌電影在外星文字的分析上描繪得不夠多,若能向觀眾解釋多一點是如何去翻譯出外星文字會更好。都是一句,可不可以不要勉強演員們講普通話呢?聽得頗辛苦。(笑)另,要 Amy Adams 講普通話有點怪怪的、同成套戲不停 China China,Russia Russia 般,但上海景出了 5 秒罷了。


總括而言,《Arrival》是一套科幻劇情片,節奏是較慢的,但 Amy Adams 真的將一位母親的感覺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製作團隊是個難得的姐合,編劇 Eric Heisserer 改編了這小說多年,終於可以拍得成戲,導演 Denis Villeneuve 也將一套難拍的小說改編電影完美呈現,和 Denis 合作了多套電影的配樂拍檔 Jóhann Jóhannsson 最令我感動,每次響起的樂章都好像帶我去了冰島般。兩人會再聯手炮製《Blade Runner 2049》,我對他們絕對有信心!


(圖片:courtesy of Paramount Pictures)

【宋文觀後感】對歌舞片之改觀《La La Land》將荷李活經典歌舞片「現代化」


上星期 Debbie Reynolds 過身,看回了她在經典歌舞電影(Musical Film)《Singing' in the Rain》的演出,如《Good Morning》一曲和那一幕雖然沒 Debbie 戲份但人人都記得的雨中跳舞的場面。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都是荷李活 30 至 50 年代初歌舞片電影的黃金年代。但近年要找一部好看又是原創的歌舞電影,不去計 Andrew Lloyd Webber 改編的那些,真是數不到,《The Artist》?《Chicago》?《Moulin Rouge!》?這些都是令我對歌舞電影反感的作品...
我也是抱這個心態去看《La La Land》,故事講述 Mia 和 Sebastian 的故事,Mia 想當演員,Seb 則希望擁有自己一間爵士酒吧。兩人在巧合的情況下遇上、相愛,都最後互相成長的故事,即使知道 Damien Chazelle 是《Whiplash》的主理人,但都是怕 Musical 會看到如上述三套電影的老土、「想當年」心態、大場面喜氣洋洋大團圓的感覺,不過到在出 Credit 一刻,我認為今次也是自編自導的 Damien 成功令我對 Musical 電影印象改過來。他證明了,傳統荷李活歌舞電影,都是可以與時並進的,都可以有真實感的。



首先,時地人都是在現代的 L.A.,有 iPhone 有電腦;同一時間,也有不少向歌舞電影致敬的地方而不會有違和感:衣著、舞步、音樂,都是一貫歌舞片風格 - 開首的塞車唱加跳的戲,令人聯想起 Webber 的《Jesus Christ Superstar》;另一場 Emma 飾演的 Mia 和同房朋友邊跳邊唱,看似沒甚麼特別,但兩場戲都是用上一鏡過/推鏡的方式去拍,這是歌舞電影少有的。


Emma Stone 又是全場戲由頭帶到尾,我自《Zombieland》、《Easy A》看她,甚麼《The Amazing Spider-Man》、《Birdman》都是看著她不停進步的電影,今次她絕對有力問鼎各大獎項的演出;相反 Ryan Gosling 在電影開首又跳舞又唱歌的,好像有點和氣氛格格不入(是專登這樣演?),但後段要表現心路歷程時,就令觀眾看得陶醉。歌,坦白說,我 Like《God Help The Girl》(港譯《戀戀小情歌》)那類型的,《La La Land》的歌,抱歉,不是我杯茶。不過,Emma Stone 的歌聲,以一位沒受過正式 Drama School 訓練的人,是絕對水準以上,好聽。(Emma 早在《The Hosue Bunny》和《Easy A》中已開過金口唱歌)另外就是 Mia 的角色和當年 Emma 的經歷也很相似,Emma 十多歲時不停為童星角色試鏡,一直都沒有回音...但看!現在的 Emma Stone 啊,是 Emma Stone 呀!

好了,有劇透了,也是為何令我改觀的地方,因為是結局
*
**
***
****
*****
******
*******
********
*********
**********
***********
************
那就是最最最後了,故事說到五年後,Mia 終於當上了著名電影女星, Sebastian 也終於開了酒吧,也用了 Mia 當初替他改的酒吧名字 SEB'S,但,兩人沒有走在一起,因為 Mia 有了丈夫也有了女兒,最後 Mia 去進了 SEB'S 也不過是一個巧合,當 Sebastian 見到 Mia,而再次在台上奏起那首主題曲的時候,畫面是一連串的 What if: 若當初兩人繼續相愛,會是如何呢?會是一起結婚生子、過著幸福的生活嗎?這個 Expectation VS Reality,可以說是繼《(500) Days of Summer》後最令我看得著迷的一段愛情場面,大家也可以說是《La La Land》對舊時的歌舞片的最後致敬,也是諷刺:「仲只希望 Together Happily Ever After?」Out 了!最後 Mia 和 Seb 遠遠的點頭笑笑作結,也是很正的,故事講愛情的起與跌,但不一定是師奶式的「修成正果」,男女主角沒有最後大團圓擁抱熱吻,反而只是大家在路上遇見,走在一起,到一段時間之後,便要走回自己想走的路,別為任何一方犧牲任何一樣東西。


而且,電影都已經很「大團圓」,Mia 做到受人尊敬的演員、Seb 有了自己的酒吧,仲想點?再現實一點的話,五年後 Mia 可能仍是半紅不黑、Seb 可能為加入樂隊後迷失了自我。但,電影歸電影,觀眾就是希望沉醉在聲與畫中追夢,太現實的話,觀眾會接受不來的。


總體來說《La La Land》是套特別的愛情小品,有音樂文化、電影文化滲滿其中,總點是,有追夢。而我也不知為何會不停在腦海中和《(500) Days of Summer》作對比,總之故事就是讓我明白,人生路上一定會遇到一個「你最愛但不能在一起的心」,但又如何?Summer 走了,一定會有 Autumn 的出現的!


P. S. 我依然記掛著 Emma Stone 和 Andrew Garfield 拍拖的時候,他們兩人都襯到絕。但人生啊人生,還是分開了,現在兩人也發展得不錯啊。

Wednesday, January 4, 2017

【打機打上腦系列】《The Witcher 3: Wild Hunt》遊戲配樂篇


對,一套完美的電影要有完美的配樂,一款完美的電玩遊戲,同樣要有完美的配樂。

之前分享了《The Witcher 3: Wild Hunt》的 Launch Trailer 用的歌曲,今次,就和大家說說遊戲中的原創配樂。 遊戲內的配樂絕對是另一個最重要的主角,它們讓玩家完全融入了遊戲的環境,CD Projekt RED 找來了曾為《Dark Souls 2》預告片製作配樂的 Mikolai Stroinski 和遊戲的音樂總監 Marcin Przybyłowicz 一起構思用甚麼音樂去襯托 Geralt of Rivia 的奇幻世界。他們請來了波蘭的 Progressive Folk Metal 樂隊 Percival 來演繹多首 Slavic(東歐)風格的音樂,而且,音樂在遊戲中有起承轉合,在遇上敵人時的音樂非常澎湃,到去了島國 Skellige 的時候,則是用上幽靜平和的 Ambient 曲風,小弟自己最 Like 的正正就是在 Skellige 做任務時的音樂,真的很正。


還未止,在遊戲中,其中一幕 Geralt 和 Zoltan 會在 Novigrad 中 the Kingfisher 酒吧中聽到女詩人 Priscilla 唱歌,她唱的民謠叫《The Wolven Storm》,有七種不同的語言(英、法、德、日、波蘭、俄、葡語及巴西語),更是由在 Marvel 系列電影中演 Loki 的 Tom Hiddleston 的妹妹 - Emma Hiddleston 唱出,她也是為 Priscilla 一角配音。歌的歌詞也可以在遊戲中其中一本書《Ballads and Hymns》中找到。玩到這裡時我以為自己在看 Netflix 連續劇!


再看他們的配樂/音效製作特輯,CD Projekt RED 真的是癲的...真的去到人家每年一度舉行的的 Krakow Medieval festival 的現場收音,馬聲、盔甲聲、在草地走路聲、格劍聲,都是現場實錄,再在 Studio 用實物去收錄其他細緻聲效,對於聲音敏感的玩家,這是比 VR 更能置身其中。


又其實,他們只不過是利用了他們日常的樂器、他們有的樂風,也只是尊重/欣賞/重視自己發歐洲的文化罷了。實在太尊敬這間波蘭遊戲製作公司了!


延伸欣賞:
在製作配樂中用的幾種樂器 Hurdy-gurdy、Talharp、 Nyckelharpa 等,都是很少在亞洲地區見到,又算是開了眼界了。